
[主持人]:
站在时代风口,寻找创新力量。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由重庆市网信办、新华社重庆分社主办、新华网重庆频道承办的“重庆创新人物系列访谈”。今天,做客新华网的是重庆华非云通讯公司总经理黄海。华非云这家注册资金仅10万元的微企,只用了三年多时间,便成为印度尼西亚大万隆地区5条轻轨建设工程的总承包商。今天,他将和大家一起聊聊重庆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情况。黄总,你好!
[2016-11-08 16:24:26]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6-11-08 16:24:56]
最近,在大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试生产仪式上,一辆轨道列车的亮相引起大家关注,这辆轨道列车上安装了基于量子通信技术的列车通信及信号系统,这也是全球首辆安装这一系统的轨道列车。有媒体将其程为“量子列车”,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一技术有哪些现实意义,是否会在今后的轨道列车中普及?
[2016-11-08 14:26:29]
首先,整个基于量子安全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讯号平台这一块,是真正的大家传说的量子技术的表述方法。实际上大家所谓的“量子列车”,并不是这个列车以量子的方法来传递什么东西,而是它采用了量子通信技术的列车通信及信号系统,这是它准确的一个定义。
[2016-11-08 14:27:11]
随着城市轨道运能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发车的密度会加大,也会逐渐提高它的平均运营速度,缩短在每个车站的停站时间。这样就可以在整个技术设施不做大的改动的情况下,提升轨道交通的运能。这种情况下基于传统的人工驾驶或者半人工驾驶就不能适应这种要求。所以说现在整个轨道交通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陆续在朝无人驾驶(ATO)的方向来进行演进,在从这个方向演进的过程,安全的问题就体现出来了。
[2016-11-08 15:26:03]
轨道交通最核心的一点,是安全准时的将乘客送达要去的地方。在安全和效率这两个在天枰上的两端,轨道交通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那么我们上无人驾驶加大发车密度是为了效率,但是不能因为要加大发车密度,提高列车运营速度,采用自动驾驶启动而忽略了安全。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传输都是通过光纤、无线,沿途有各种网络接点设备,分布在沿线的车站或者沿线的轨道设备上,沿线至少有几百个点,黑客都可以登进去。
[2016-11-08 15:26:52]
打个比方说黑客可以从中间某个光纤连接器接入进去,或在某个车站设备交换机的某个端口插进去,伪装成合法用户或者伪装成合法的设备接入进去。接入进去之后,就可以在整个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里面为所欲为。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我可以让列车运营速度在控制系统中发生改变,比如本来在黄花园到大溪沟这个区间,列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在运行,但是我登进去之后就可以让这辆列车在控制系统里面消失,那么系统就会认为在这个区间没有车,后面的列车继续按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朝这个区间行进过去,这个情况就很容易形成追尾。
[2016-11-08 15:27:15]
再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我们的道岔系统,有列车要通过的时候,道岔本来是属于接通的状态,但是我进去全部手动修改,道岔拆开了,系统里面还是认为是正常的状态,列车就很容易出轨。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对整个列车的指挥调度控制系统起到一个安全性,特别是抵御外来的信号侵入这一块,要求特别的高。所谓的“量子列车”,其实就是采用了由重庆华非云投资(集团)公司、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共同承建的“基于量子安全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平台”,对于保障轨道通讯安全,避免刚才所提到的情况发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6-11-08 15:27:37]
您曾经就职于华为、德国西门子、罗森伯格公司,在很多人看来,这应该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这对你的创业有何影响?你为什么会想到把通讯技术和轨道交通这个产业嫁接起来?
[2016-11-08 15:32:41]
我在华为工作期间,参与了华为海外从零走到巅峰的整个过程,特别是我在华为05年到07年期间,这是华为海外大爆发的时候,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华为的爆发是基于整个中国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海外市场对整个中国整体科技水平和工程交付能力的认可。这是对整个能力的认可,所以说我在创业中很多是借鉴了华为的模式。
[2016-11-08 15:40:13]
至于刚才提到的我是怎么把通讯技术和轨道交通嫁接起来的,因为本来我也是重庆人,有一段时间在西门子工作的时候,也正好参与了重庆轨道三号线设备的集成采购和系统安装调试,从那时和轨道结下了不解之缘。2011年的时候我还在德国的一家通讯企业,当时在迪拜参加了一个关于轨道交通安全方面的研讨会,很多轨道交通业主就提出了在现在的安全形势下,随着列车本身发车密度提高,向着无人驾驶演进,对列车本身调度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就提的非常的高。因为我正好在华为是学通讯这一块,量子包括车体通信当时还没提量子这一块,车体通信这一块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那个时候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只有华为、爱立信、西门子这几家屈指可数的企业。而我本身是学通讯出身的,虽然我一直在做海外市场,但我一直在关注这一块。所以当时知道重庆有这样的需求,那么我又能够组织资源,自己也有核心技术申请专利,那么就把这个东西带回重庆来进行创业。
[2016-11-08 15:40:39]
创业之初华非云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微企,但是却获得了印尼万隆市单轨工程整体承包权,涉及的投资总额折合人民币高达300亿元,当时也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你们的创业团队是如何做到“以小博大”的,在众多的微企中非飞云能突围成功,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故事?
[2016-11-08 15:41:09]
其实印尼这个项目不是我们华非云去把它拿下来的,准确地说是由整个重庆轨道产业几十家企业组团去把它拿下来的。只是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和客户的沟通交流以及整个体系的交互,我们有很多经验,也是最熟悉的,而客户对我们也很认可,所以说当时整个团队的决定就是由我们华非云代表重庆轨道产业,去把这个项目拿下来。华非云作为民营企业,基于市场更加灵活,比如当时我们面临很多资质方面的一些限制,通过海外成立离岸公司等方法,最后把整个项目操作下来。
[2016-11-08 15:51:20]
从最初做单轨交通通信到现在建设华非云轨道交通产业及研发基地,您认为是什么因素在推动着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请您介绍一下华非云轨道交通项目的主要情况。
[2016-11-08 15:51:52]
类似于通信项目或大规模的通讯网络项目,或者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海外客户是不认“二道贩子”的,这也是我在西门子的经验,也就是说大的项目都要找到厂商,所以说如果未来要在海外做轨道交通项目的话,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主机厂,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所以说我们在拿到了印尼项目之后,我们就要回重庆来真正的形成一个完整的交付能力,形成一个完整的产能,正好碰上大足区政府在十年前就开始做了一个建设旅游轻轨的规划——从成渝高铁大足南站到宝顶石刻的宝邮轻轨,但规划是做出来了,如何落实还需要找到业内像我们这种对轨道交通比较了解的团队来操作,正好我们也在找落地的项目形成我们的产业,机缘巧合下我们和大足一拍即合,就过来在大足这边落户,以大足旅游轻轨车辆段作为我们的工厂设施,先把它用起来,等车有了,试验线通了,信号也通了,两边再修延长线,就顺理成章,这就是我们来大足的原因。
[2016-11-08 16:03:13]
目前,重庆的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得十分迅速,华非云作为一家在这一领域整体通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您能否展望一下轨道交通产业国内国外市场的前景,以及重庆在这一产业上的作为,并谈一谈未来华非云在这方面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016-11-08 16:03:54]
重庆轨道交通产业起步于二十年前,当时重庆已基本确定采用日立大型化的单轨,到现在为止重庆的单轨造了一百多公里,也是全国唯一的。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重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单轨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就包括了车辆、轨道,唯独在通信和信号这一块还有所欠缺,对华非云来讲,这一块也是属于我们想填上的空白,所以说我们就加入了整个重庆的产业链条。依托华非云本身所具备的海外市场的获取能力,通过我们拿到市场后,反过来对重庆整个轨道产业再次进行一次助推,能把重庆整个轨道产业链的效率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
[2016-11-08 16:09:55]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的总经理,您认为,如何才能激发和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
[2016-11-08 16:10:36]
企业的创新动力、创新驱动正好可以和当下的供给侧改革来相结合,也就是说创新不是瞎拍脑门儿“我想做什么东西”,而是要把握市场、把准脉搏,把握市场的需求和目前整个行业的真实状况,以及实现创新的可行性,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做出判断之后再来确定自己是否具备相关的主观动能——客观的判断是否具备相应的产业基础,是否具备相应的资金和人才储备。在这些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走出创新这一步。创新的定义其实就是以市场为原则的一个资源的整合,包括基于一个成熟技术的整合,一些商业模式的更新。商业模式的更新就是把准客户的需求,客户究竟需要什么东西,你再把客户需要的东西完美地组合在一块,完美地交付给用户,交付给需求侧,满足需求侧的要求。你的供给能力和需求侧相匹配,你的创新模式才能真正可持续地建立起来。
[2016-11-08 16:17:30]
目前重庆的中微小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华非云曾经也是一家微企,您对现在的小微企业,以及才起步的创业团队有哪些建议?
[2016-11-08 16:18:02]
小微企业要做大做强,最关键的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第一要对整个环境熟悉,知道这个环境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需求。第二看自己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与市场的需求之间对接的时候又缺少什么,怎么去补,创业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去补自己的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缺口,实际上这就是创业真正的定义。
[2016-11-08 16:19:12]